《小儿语》,这是一部篇幅短小的蒙学读物,但影响极大。作者为明代学者吕得胜,号近溪,河南宁陵人。《小儿语》用极浅显平白的语句编成,而且形式整齐,前后句自然连贯,通顺流畅,没有丝毫拼凑的痕迹,组织得非常工巧。全篇凡分四言、六言和杂言。
四言如:
一切言动,都要安详,十差九错,只为慌张。
沉静立身,从容说话,不要轻薄,惹人笑骂。
先学耐烦,快休使气,性躁心粗,一生不济。
能有几句,见人胡讲?洪钟无声,满瓶不响。
六言如:
儿小任情骄惯,大来负了亲心,
费尽千辛万苦,分明养个仇人。
世间第一好事,莫如救难怜贫,
人若不遭天祸,舍施能费几文?
乞儿口干力尽,终日不得一钱,
败子羹肉满桌,吃着只恨不甜。
……
自家认了不是,人再不好说你,
自家倒在地下,人再不好跌你。
气恼他家富贵,畅快人有灾殃,
一些不由自己,可惜坏了心肠。
这些语句,有的是作者编创的,有的则选自民间流行的口语,但都经过了作者的加工。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,用当时的标准来看,《小儿语》都是非常优秀的启蒙读物。也正因为如此,它曾一再刊行,流传极广。以此为开端,还引导产生了一大批蒙学读物。可以说,《小儿语》开创了蒙学读物的一种新的类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