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段故事说明,陆奥宗光的女儿懂得以信仰为生命的皈依,即使面临死亡也很安乐,毫不畏惧。一个人出门在外,天色黑了,不知将要住宿何处。这种无家可归、徘徊在十字街口的痛苦,是难以忍受的。信仰如同我们的家;家,使我们的生命有所依靠。
至于说如何探病才是如法?佛教讲“探病第一福田”,探病也是一门学问。首先,探病的时间要适当,不能太早、太晚,停留的时间也不宜太长。和病人谈话的音量要适中,内容更应谨慎、得当,例如,不宜谈论刺激病人心情的人、事、物等,以免病人情绪反应过度;不与病人争执或辩论;不应教训病人,应说充满希望的语言,给予病人鼓励。病人焦躁不安时,可随机说法,使其心灵得到安慰,或者耐心倾听病人的心声,纾解其心中的悲苦。偶尔可以阅读报纸杂志、文章或趣事给病人听,以排遣其病中的寂寞。
此外,进入病房时,表情应自然,切忌忧伤哭泣,以免影响病人及其家属的心情。最重要的,要心怀慈悲,真诚关怀,并应启发病人对佛教生起信心,让他知道这期生命的结束,不是死亡,而是往生;能把往生的信念带给他,鼓舞他对未来的希望,让他明白世缘已了时,要能心不贪恋、意不颠倒,千万不要回忆、留恋、挂碍、执着,能随着一句佛号安详往生,才能解脱自在。总之,探病时切忌说一些恐怖、消极的话,以免增添病人的不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