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花阴扫地置清樽”一绝,写诗人醉眼看花的印象。诗人在花下酣饮,半夜时分归来,醉眼蒙眬,兴奋异常,久久不能入眠,眼前浮动跳荡的依然是“枝枝似染腥腥血”的海棠倩影,岂非心念所致?
这两首绝句从不同的侧面,刻画了诗人“为爱名花抵死狂”的自我形象。正是在这一双纯净如水、痴情如斯的眼神中,我们才得以一睹“花中神仙”海棠旷世独具、娇艳绝伦的芳姿。
海棠
蜀地名花擅古今,一枝气可压千林。
讥弹更到无香处,常恨人言太刻深[1]。
[注释]
[1]刻深:即刻薄不够厚道。
[点评]
这首海棠绝句别有寓意,诗人借花翻案,尤称精妙。
宋人言事列五种遗憾:“一恨鲥鱼多骨,二恨金橘太酸,三恨莼菜性冷,四恨海棠无香,五恨曾子固不能诗。”(惠洪《冷斋夜话》引彭继材言)这本为文人茶后谈资,戏言名物名人的美中不足,不料诗人竟以海棠为由,大做翻案文章。
陆游客居成都时,特别钟情于海棠花,对这种“蜀地名花”表现出十二分的倾心和赏爱。并写有许多海棠诗,赞美海棠花“名擅古今”,“一枝气可压千林”的芳姿。以海棠之艳丽绝伦,尚有人随意讥弹指点艳而无香,难怪诗人为之愤愤不平,深深感触到人言之“刻深”可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