著名歌手李健在接受采访时,再度重申自己选择不生育的决定,其理由是当前社会环境对人不太友善,他不愿让孩子在类似环境中遭罪。 这番言论再次点燃了网络热议的熊熊烈火,舆论场上对其是非曲直、贬低嘲讽的声音不绝于耳。 李健坚持"丁克"多年,其身后原因一直被猜测纷纷。不少质疑的声音认为,艺术家如他这般敏感怀旧,不过是在装神弄鬼、标新立异、自我炫耀;至于所谓对社会的不满,不过是借口而已。 但全然否认一个人的个人选择,是否也算一种过分武断的道德绑架?李健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,从小在艺术氛围中熏陶,对音乐、书画、戏曲都有着天生的浓厚兴趣。 7岁的李健就受父亲影响开始学习小提琴,13岁那年已能熟练掌握多种乐器,音乐造诣在同龄人中算得上是首屈一指。长大后李健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音乐学系。 大学中游离于常人气氛的生活,加上那场运动带来的冲击,很可能使李健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更多怀疑和疏离感。 音乐系一位同学回忆说,李健独来独往,寡言少语,和常人确实有些格格不入,精神世界内向而独特。如此纯粹的艺术家气质,在一个铅华喧嚣的年代,的确让李健显得有些"另类"。 但正是这份"与众不同",造就了他在音乐创作上对细节的高度敏感,对情感的入木三分表达。"他的歌很高级,但一般人可能难以完全理解他内心的感受。" 不过在不少外界看来,这些都是李健给自己贴的"优越感"标签,为了自我标榜而已。他们认为,李健不过是借口生不了孩子,才号称"丁克"云云。 李健的妻子孟小蓓自小衣食无忧,自身也十分优秀,是清华大学的博士生。面对李健的想法,她多年来都表示认同且支持。 两人都认为有了孩子后会影响自己的生活,也害怕自己不能很好的教育孩子,引导孩子,承担好责任。给不了孩子最好的环境。 面对猜忌和诽谤,李健多次表示理解,但也没有屈服。"其实谁也不知道,谁和你们说我生不了孩子?如果真是那样,我也不会往外说啊。" 除了艺术家的独特气质,一些生活经历也成为李健选择丁克的重要原因。根据李健自己回忆,从小家庭环境就比较艰苦,父母只是普通的文艺工作者。 "住房条件不太好,生活质量也不太理想"。这或许也让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超出了常人。很多富人家长期望孩子能有上进心,李健却正好相反。 他反复强调教子无方,不想像父母时代那样受苦,还说"小时候穷惯了,就觉得享受一下也不错"。这种说法听来有些"东施效颦",但也透露出他的一种宅心仁厚,对子女的疼爱在作祟。 更为重要的或许还有,做为天才艺术家和常人的巨大隔阂。采访中李健曾说,从小在音乐、诗词等艺术领域颇有造诣。可在常理性思维和社交交往能力上,他确实相对较差。 人们常说,天才与疯子有一步之遥。李健独到的艺术才华,同样也让他在普通生活中感受到一些隔阂和不适应。 这种内在的天生分裂,让他对是否成为父亲,与普通家长一样将子女引入社会化的轨道,存有很大的困惑和顾虑。 "我担心把孩子生下来,可能无法很好地引导他,给他一些生活上的经验,让他不会像我这样与众不同。" 在李健看来,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,需要为子女树立品行、传授生活智慧。而他自身在这方面的经验和能力,似乎还很欠缺。 从这个意义上看,不孕也罢,觉得自己不太适合育儿也罢,选择丁克或许只是李健在艺术生命道路上的人生取舍而已。 部分网友也偏激的认为“丁克”就是对社会自私,对父母自私。甚至有人不理解,觉得李健是因为身体有问题才不得不选择丁克。 当然,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受到尊重,并不等同于社会层面所有道德理念都应被无原则地颠覆。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选择。 父母的养儿防老职责,子女的孝亲责任,这些做为一个文明社会的基本价值准则,依然需要被传承和捍卫。 但无疑,时代正在发生变迁,家庭、教育等传统生活领域无不在受到重塑和挑战。作为社会的个体,我们理应以更包容、理性的态度,去思考这些变化的原因。 不应将自身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,落入道德审判的窠臼。让每个人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出路,才是最大限度实现个体与社会和谐统一的最好路径。 即便最后的选择有违常理,我们也应以平和、宽容的态度加以尊重。这才是文明社会应有的样子。 李健和孟小蓓的故事反映出,在当下社会,还是有一部分人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"丁克"的生活方式。有的是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,有的则源于个人价值观、生活追求的差异。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,我们都应当尊重每个人的个体自由和生活方式选择。对于"丁克"群体,社会上存在着太多非议和歧视。 许多人认为不生育是一种自私、不负责任的行为,违背了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。然而,这种观点是否也有些武断和简单化了? 生育的确是人类的本能之一,但并非是每个人的必由之路。在一个多元的时代,我们理应尊重每个个体对生活的不同向往和追求。 如果一个人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原因最终决定不生育,这是他们的自由选择,我们没有权力去评判和非议。 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安排都不尽相同,我们不应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。有人追求高尚的事业,有人向往自在的生活,还有人执着于艺术音乐,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不同人生出路。 生不生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选项而已,并非人生的全部。并且许多人都无法保证给孩子良好的环境和教育,破碎的家庭孕育出的孩子,对孩子来说何尝不是一种伤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