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太平军对南京城防守极严,向荣乃决定绕道南路秣陵关,插入南京城东的孝陵、淳化镇一带“度地扎营,相机进剿”。这一带,“地势宽敞,进攻较易,兼可扼贼窜苏、常之陆路”,选择在此处构筑营盘,确是向荣的得意之笔。但他未料到太平军又先其一步,已于水路迅猛地向镇江、扬州进军。向荣军推进至孝陵卫筑垒时,守卫在钟山营垒的四五千太平军曾企图乘其立足未稳,将其逐走,但被击退。向荣军从此在孝陵卫一带驻屯下来。其所建大营,或因主帅而称“向荣大营”,或因驻地而称“钟山大营”,但在清朝官方文书中多与琦善等人所建的“江北大营”对称而被冠以“江南大营”。江南大营以钦差大臣向荣为统帅,以内阁学士许乃钊帮办军务,按察使彭玉雯为总粮台,所辖兵勇3.2万余人。
太平军进克镇、扬之后,向荣除分军2000人驰赴常州,协同江苏巡抚杨文定防堵东路外,集中主力进攻钟山,试图以此为“围魏救韩”之计,迫使进驻镇、扬的太平军回救。但守卫钟山营垒的太平军并不接仗,只是在墙内开放枪炮,守城部队又增援城东营垒的防守。两军互有胜负。向荣的江南大营终未能突破钟山防线,但仍设法廓除了太平军在城外的一些营垒,在城东对太平军的城防构成了一定的威慑。